對我而言,所謂理想的生活包含工作以及精簡的人際關係。
.
這是符合我的性格的偏好設定。第一,我喜歡工作帶來的成就感,以及相對等的報酬支撐我對物質質感的追求與提升。很多女人可能會高喊經濟獨立,但說真的,我覺得這句話某些程度上很可笑,畢竟在我踏入社會之後,經濟就一直是獨立的、自主的,這20幾年來我從未覺得有任何不妥或辛苦,會強調”女人啊還是要經濟獨立”,無非是未曾獨立過的人才會有的感慨。
.
第二,我不擅社交,也很少主動交朋友。所以留在身邊超過10年以上的友情,通常都是自然淘汰後的真感情。我們維持得體的分寸,相互且細水長流地餵養對方真情真意。雖然我看起來不像是一個熱情的人,但只要是我認定的朋友,絕對可以感受到我的熱烈與真心。可以這麼說吧,先天的性格已經造就我對人際關係處理上的冷感,比較自我,也比較被動。從一開始,我就不嚮往長袖善舞的狀態了,而這樣的人,勢必要一輩子耐得住寂寞,享受這種孤獨才行。
.
威廉的新書《絕交不可惜,把良善留給對的人》其實應該與去年出版的《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》一起服用,才是對職場新鮮人或工作年資大約10年的人對症下藥的一帖萬用處方簽。前者是對人際關係的回顧、精簡、瘦身(包含健身),後者則是職場滾打摸爬的反省與成長。
.
說真的,我們離開校園之後,最重要的除了工作,就是處理各式各樣與人的關係。從原生家庭、同學朋友、同事到愛人,處處都是人和人之間發生的那點兒事,錯綜複雜,盤根錯節,剪不斷理還亂那般地”煩人”。
.
跟上一本書一樣,威廉用自己親身試法,以致遍體麟傷的結果,血淚交織成這本《絕交不可惜,把良善留給對的人》。光看書名彷彿信心喊話,其實不過就是悟出”世間的道理都很樸素,珍惜自己的付出與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留給同樣對自己好的人”。
.
然而這一段路,這個樸素的道理,卻得花10年的頭破血流才能明白。值得嗎? 很值得。因為35歲之後的人生,你會比同齡人更有機會成為讓自己滿意的中年人。
.
我一直覺得人要成熟,勢必得要走出校園之後。職場10年,前五年是學會適應各種爆擊,來自工作的,來自生活與人際的。後五年,聰明的人開始逐漸回收前五年的付出,將各種經驗值輸出成實際的能力與人格魅力,站上某個領域中的主管階層,從一開始的小白變成灰階50%的中性人。高級灰是什麼? 就是靜謐、優雅、不卑不亢。35歲之後如果身上有這樣一種灰,絕對是迷人的。
.
修正了一些稜角,也許我們看起來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充滿血性的青年,但絕對是一個風度翩翩,可以用輕巧的身段繞開詆毀,過著相對自在生活的中年。明白”關係守恆定律”是權衡與守護,而不是對任何一段關係都義無反顧。
.
#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
#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
.
_《絕交不可惜,把良善留給對的人》
誠 品:https://bit.ly/2xyFGR6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dxY9Ne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W51Un6
MOMO:https://bit.ly/2YzL6X2